9月29日下午,松江小昆山半山腰上古韵悠悠、绿意盎然的“二陆草堂”内,迎来一场墨香氤氲、别有意味的“开笔”。站在案台前,年届90岁高龄的新海派艺术大家陈家泠提笔,蘸墨,在巨幅宣纸上潇洒绘就“美丽家园”四个草书大字。
这是由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宣传部支持,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沪派江南·泠观山河——松江”陈家泠美丽家园新海派艺术主题创作开笔仪式。以“笔”为媒,以“山”为魂,这标志着陈家泠围绕“美丽家园”主题的系列创作正式拉开帷幕。
以松江作为开笔之地,蕴含着深远的文化象征意义。松江作为“上海之根”,拥有“沪派江南”空间结构中极具代表性的“九峰三泖”景观,既是董其昌笔下“故土家园”的延续,也是新时代美丽家园建设的生动体现。而佘山地区,更是“峰泖”意境的集中体现地,被誉为沪派江南的“天然画屏”;“二陆草堂”则是西晋文豪陆机、陆云故迹。
头一回来到二陆草堂,陈家泠感到很是兴奋。他认真地参观二陆草堂内关于“二陆”的基本陈列,完成开笔后还得意地透露,这几个大字的笔意,就有从刚刚在馆内看过的《平复帖》(复制件)中汲取的灵感。
从陆机《平复帖》的“法帖之祖”,到陈家泠的丹青新笔,仪式巧妙衔接千年文脉,象征海派艺术在传统根基上的创新生长。
“二陆将内容美与文字美、文章美与形式美充分叠加,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让我深受感动。”陈家泠说。他指出,中国文化有两条线,一条是博大精深的横线,一条是高深莫测的竖线,从二陆身上自己深深体会到这样的内涵,并希望自己能在今天这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尽一份力。
“松江有山有水有文脉,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这里开笔,不仅是回归传统,更是面向未来。我要用新海派的笔墨语言,画出这里的古意与新韵,画出山河的静气与时代的动感。”陈家泠表示,此次创作将聚焦“上海之根”松江,试图在传统水墨与现代审美之间找到一条融合之路,让艺术真正“活”在山水之间、人民之中。
仪式现场,陈家泠受赠送了一份富有深意的礼物——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的文创礼品以及“构筑南宗——董其昌艺术研究特展”的邀请函。这一赠礼环节不仅体现松江区对艺术家的尊重与欢迎,更象征从董其昌到陈家泠的海派艺术文脉传承。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领导表示:期待以此次创作为契机,将佘山打造为沪派江南的“艺术创作高地”,吸引更多艺术家来此采风、交流、创作,让佘山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文的创作热土。
在国家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泠观山河”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以陈家泠的艺术创作为载体,通过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记录时代变迁,传播自然与人文之美,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艺术力量。
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刘子惠表示:“在松江的采风创作是项目的开篇之作,更是对‘沪派江南’的一场文化寻根之旅。同时,我们正在筹办上海陈家泠艺术传承交流中心,致力于系统梳理、研究、传播陈家泠先生的艺术体系与美学思想,搭建以新海派艺术为特色的艺术交流平台。未来,该中心还将在上海及全国持续推出‘泠观山河’项目的系列创作活动,围绕‘美丽家园’主题,在全国各地开展一系列采风创作、展览及交流推广。”
据刘子惠介绍,陈家泠在松江的采风创作将围绕一系列文旅地标展开。这些场景既蕴含天然雅趣、历史沧桑、文化根基,也囊括新松江的现代气象与都市活力。自然山水的灵秀、历史文脉的厚重与现代城市的创新活力,共同构成松江作为“美丽家园”的完整图景。届时,馆方将通过陈家泠先生的画笔,将沪派江南的自然意境、历史文脉与当代风貌转化为具有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艺术符号,讲好上海“沪派江南”故事。
本次主题系列创作计划不仅是陈家泠个人艺术生涯的重要篇章,更是新海派艺术响应时代号召、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的具体行动,更彰显艺术家“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初心。人们期待一幅幅融合传统笔意与现代精神的新海派画卷,从松江起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手机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